windows

  1. NTFS (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)

    • 特点
      • 主流:自Windows NT以来,一直是Windows服务器和桌面操作系统的主流文件系统。
      • 安全性:支持文件和文件夹级别的权限(ACLs - Access Control Lists),提供强大的安全性。
      • 可靠性:具有日志功能,可以记录文件系统的更改,从而在系统崩溃或断电后快速恢复文件系统的一致性。
      • 大文件/大分区支持:支持非常大的文件和分区大小(理论上可达16EB - Exabytes)。
      • 压缩和加密:内置文件压缩和加密功能。
      • 磁盘配额:可以为用户或组设置磁盘空间配额。
      • 硬链接和软链接:支持类似Unix/Linux的硬链接和符号链接(快捷方式)。
    • 用途
      • 所有Windows系统盘(C盘)都使用NTFS。
      • 大部分数据盘、外部硬盘和服务器存储也使用NTFS。
  2. FAT32 (File Allocation Table 32)

    • 特点
      • 兼容性:历史悠久,具有极佳的兼容性,几乎所有操作系统和设备(如数码相机、游戏机、智能电视)都能识别和读写FAT32。
      • 限制
        • 最大文件大小:单个文件不能超过4GB。
        • 最大分区大小:在Windows中,通常只能格式化最大32GB的FAT32分区(虽然理论上可以更大)。
        • 无权限管理:不支持文件级别的安全权限。
        • 无日志功能:可靠性相对较低。
    • 用途
      • USB闪存盘、SD卡等小型可移动存储设备。
      • 一些早期或嵌入式设备的存储。
      • EFI系统分区(ESP)通常也格式化为FAT32,因为它具有广泛的兼容性,UEFI固件可以读取。
  3. exFAT (Extended File Allocation Table)

    • 特点
      • FAT32的改进:微软为解决FAT32的限制而开发,旨在取代FAT32。
      • 大文件/大分区支持:支持非常大的文件和分区,没有FAT32的4GB文件大小限制。
      • 兼容性:在Windows、macOS和许多Linux发行版中都得到良好支持,是跨平台大容量可移动存储的理想选择。
      • 无日志功能:和FAT32一样,不具备日志功能,可靠性不如NTFS。
      • 无权限管理:不支持文件级别的安全权限。
    • 用途
      • 大容量USB闪存盘、SDXC卡等可移动存储设备。
      • 需要跨Windows、macOS和Linux平台共享大文件的场景。
  4. ReFS (Resilient File System)

    • 特点
      • 高可用性:微软专为数据完整性和高可用性而设计的新一代文件系统。
      • 数据完整性:通过校验和等机制自动检测和纠正数据损坏。
      • 弹性:即使在数据损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在线。
      • 性能优化:针对虚拟化工作负载和大规模存储进行了优化。
      • 存储空间直通 (Storage Spaces Direct):与Windows Server的存储空间直通功能紧密集成。
    • 用途
      • 主要用于Windows Server环境中的数据存储,尤其是虚拟化和大规模存储部署。
      • 在某些Windows 10 Pro for Workstations版本中也可用作数据盘。

Linux

  1. Ext4 (Fourth Extended Filesystem)

    • 特点
      • 主流:目前是大多数Linux发行版(如Ubuntu, Debian, Fedora, CentOS等)的默认和推荐文件系统。
      • 日志功能:具有强大的日志功能,确保文件系统在意外断电或系统崩溃后快速恢复一致性。
      • 大文件/大分区支持:支持非常大的文件和分区(理论上可达1EB)。
      • 性能:相对于其前身Ext3有显著的性能提升。
      • 向后兼容:与Ext3和Ext2有良好的兼容性。
    • 用途
      • Linux系统的根分区 (/)、/home/var等几乎所有分区。
  2. XFS

    • 特点
      • 高性能:一个高性能的日志文件系统,特别擅长处理大文件和高并发的I/O操作。
      • 可扩展性:设计用于处理非常大的文件系统(理论上可达8EB)和文件。
      • 实时性:最初为SGI的IRIX操作系统开发,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能。
    • 用途
      • 大型服务器、数据库服务器、高性能计算集群等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和高并发访问的场景。
      • 一些Linux发行版(如CentOS/RHEL 7及更高版本)也将其作为默认文件系统。
  3. Btrfs (B-tree Filesystem)

    • 特点
      • 现代特性:一个现代的“写时复制”(Copy-on-Write, CoW)文件系统,旨在解决传统文件系统的一些限制。
      • 快照:支持创建文件系统快照,可以轻松回滚到之前的状态。
      • 数据校验和:内置数据和元数据校验和,自动检测和修复数据损坏。
      • 池化和RAID:支持存储池化、在线调整大小和内置RAID功能。
      • 子卷:允许在单个分区内创建多个逻辑子卷,灵活管理存储。
      • 压缩:支持透明的文件系统级压缩。
    • 用途
      • OpenSUSE等发行版的默认文件系统。
      • 需要高级数据管理、快照和数据完整性功能的桌面和服务器环境。
  4. ZFS (Zettabyte File System)

    • 特点
      • 企业级:最初由Sun Microsystems开发,是一个集文件系统和逻辑卷管理器于一体的强大系统。
      • 数据完整性:端到端数据完整性,通过校验和确保数据不被静默损坏。
      • 存储池:基于存储池的概念,简化了存储管理。
      • 快照和克隆:强大的快照和克隆功能。
      • RAID-Z:内置类似RAID的冗余机制,提供更好的数据保护。
      • 压缩和重复数据删除:支持透明压缩和重复数据删除。
    • 用途
      • 大型服务器、NAS设备、数据中心等对数据完整性、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有极高要求的环境。
      • 虽然不是Linux原生文件系统,但通过OpenZFS项目在Linux上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  5. Swap File System (交换文件系统)

    • 特点
      • 虚拟内存:Linux系统将一部分磁盘空间划分为交换空间(Swap Space),作为物理内存的扩展。
      • 分区或文件:交换空间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分区(通常称为swap分区),也可以是一个交换文件。
    • 用途
      • 当物理内存不足时,系统会将不常用的数据从内存中交换到交换空间,以释放物理内存供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使用。
  6. FAT32 / NTFS / exFAT

    • 特点
      • 兼容性:Linux内核通过FUSE(Filesystem in Userspace)模块或直接的内核驱动程序,可以很好地读写FAT32、NTFS和exFAT文件系统。
    • 用途
      • 与Windows系统共享数据,或者访问Windows格式化的外部存储设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