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indows
分区表类型
MBR
- Master Boot Record
- 历史悠久:是传统的分区表类型,广泛用于较旧的系统。
- 限制:
- 最大分区大小:每个分区最大支持2TB。
- 主分区数量:最多支持4个主分区。
- 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:为了突破主分区的限制,MBR 引入了扩展分区。一个硬盘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,而扩展分区可以包含多个逻辑分区。操作系统无法直接安装在逻辑分区上。
- 启动方式:通常与BIOS(Basic Input/Output System)启动模式配合使用。
GPT
- GUID Partition Table
- 现代标准:是UEFI(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)固件的组成部分,也是现代系统推荐的分区表类型。
- 优势:
- 最大分区大小:支持远超2TB的分区,理论上可达9.4ZB(Zettabytes)。
- 分区数量:在Windows中,通常支持最多128个分区(主分区),没有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概念。
- 冗余备份:GPT 在硬盘的开头和结尾都存储了分区表的备份,提高了数据安全性。
- GUID (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):每个分区都有一个唯一的GUID,避免了分区冲突。
- 启动方式:通常与UEFI启动模式配合使用。
分区用途
- 系统保留分区(System Reserved Partition):
- 通常在安装Windows时自动创建。
- 包含启动管理器、启动配置数据(BCD)以及用于BitLocker加密的文件。
- 对于MBR磁盘,大小通常在100MB左右;对于GPT磁盘,UEFI系统通常会有一个EFI系统分区(ESP)。
- EFI系统分区(EFI System Partition - ESP):
- GPT磁盘特有,用于UEFI启动模式。
- 包含启动加载器、驱动程序以及启动应用程序。
- 通常格式化为FAT32文件系统,大小通常为100MB到500MB。
- 恢复分区(Recovery Partition):
- 包含Windows恢复环境(WinRE),用于系统故障排除和恢复。
- 通常在安装Windows时自动创建,或者由OEM厂商预装。
- 主分区(Primary Partition):
- 用于安装操作系统、应用程序和存储用户数据。
- 在MBR磁盘上,主分区可以直接启动操作系统。
- 逻辑分区(Logical Partition):
- 仅存在于MBR磁盘的扩展分区内。
- 用于存储数据,不能直接用于启动操作系统。
linux
分区命名
/dev/sdX
:表示SCSI、SATA或USB硬盘。
X
:字母,表示硬盘的顺序(a代表第一个硬盘,b代表第二个,以此类推)。
- 例如:
/dev/sda
是第一个硬盘,/dev/sdb
是第二个硬盘。
/dev/sdXN
:表示硬盘上的分区。
N
:数字,表示分区的编号。
- 对于MBR磁盘:1-4通常表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。逻辑分区从5开始编号。
- 对于GPT磁盘:数字直接表示分区编号。
- 例如:
/dev/sda1
是第一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,/dev/sdb5
是第二个硬盘的第五个分区(可能是逻辑分区)。
/dev/nvmeXnYm
:表示NVMe固态硬盘。
X
:控制器编号。
Y
:命名空间编号。
m
:分区编号。
- 例如:
/dev/nvme0n1p1
是第一个NVMe硬盘的第一个分区。
分区用途
- 根分区 (
/
):
- 所有文件和目录的起始点。
- 包含操作系统核心文件、应用程序、配置文件等。
- 通常建议分配足够的空间。
- 交换分区 (
swap
):
- 作为虚拟内存使用。当物理内存不足时,系统会将不常用的数据写入交换分区。
- 通常建议大小为物理内存的1到2倍,具体取决于系统用途和内存大小。
- 启动分区 (
/boot
):
- 包含Linux内核、initramfs(初始RAM文件系统)以及GRUB(GRand Unified Bootloader)等启动所需的文件。
- 对于UEFI系统,通常会有一个EFI系统分区(ESP),它也扮演着
/boot
的角色,但通常单独挂载。
- 通常建议大小为200MB到500MB。
- 主目录分区 (
/home
):
- 存储用户个人文件、文档、桌面设置等。
- 单独分区的好处是,在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时,可以保留用户数据。
- 其他可选分区:
/var
:存储经常变化的数据,如日志文件、邮件队列等。
/tmp
:存储临时文件。
/usr
:存储系统应用程序和共享库。